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交流合作 >>国内交流 > 正文

交流合作

国内交流

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召开重要工作会议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为进一步促进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促进研究新成果的转化,落实教育部及财政部印发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文件, 2014年7月11日下午1:30在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门诊楼第六会议室门诊楼第六会议室,组织召开“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王晓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处李海燕处长出席了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唐朝枢教授、清华大学孟安明院士、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创始人杨焕明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润生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主任惠汝太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同时,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各位PI、成员及相关领域的专家也共聚一堂,聚焦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发展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探讨中心的主要任务。会议由首都医科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副所长杜杰教授主持。


会上,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副校长首先介绍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欢迎各位专家百忙中莅临会议并感谢协同创新共同努力在心血管方面所做的贡献。他指出,协同创新旨在整合国内外团队优势互补,始终以满足国家需要为己任,以完成医学发展为使命,要出成果出人才。

杜杰教授汇报了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的近期工作,详细介绍了研究内容、管理模式、阶段性目标、高层人才协同合作方向等情况,并针对主动脉瘤分子病因、高血压分子病因、肺动脉高压分子病因等十类病种从立项依据、技术路线、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目前协同创新中心的问题所在。杜杰教授指出,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由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主要目标是使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成为集科研、临床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基地,提升重大心血管疾病协同创新能力,实现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预警、早期干预及个性化诊疗,实现关口前移,减少疾病的社会及经济负担。从心血管疾病的现状到心血管疾病的未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协同创新转化医学研究模式。

之后,孟安明院士、杨焕明院士、陈润生院士、惠汝太教授、孙忠生教授、王晓明副校长、周玉杰教授王宪教授、杨晓教授、蔡涛教授、马新亮教授、杨万泰教授唐朝枢教授等专家分别就怎样优化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合作模式、确定发展目标、凝练需求及如何扩大协同范围等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地研讨。

此次会议总结了心血管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近期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惑,树立了开启下一步工作崭新局面的信心,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